
沒事說說畫
一聲蛙鳴,天下聞:松本奉時《蛤蟆圖》的古與今

🐸🎨 一聲蛙鳴,天下聞——松本奉時《蛤蟆圖》的古與今
18 世紀的大阪,有一位特別的藝術家——松本奉時。
他不只是書畫裝裱師,更是當時藝術圈的關鍵人物。而他最愛的題材,竟然是青蛙!愛到大家直接叫他「蛙の奉時」。
為什麼是青蛙?
在日本文化裡,青蛙象徵豐收、重生、平安歸來,甚至還是吉祥物。再加上俳句與戲畫的傳統,青蛙早已是文學與藝術裡的重要角色。
奉時的經典作品《蛤蟆圖》,筆法簡潔、留白大膽,畫中那隻蛙眼睛圓滾滾、嘴巴卻緊抿一線,看起來天真又有點固執,甚至帶著一絲不爽。這種模稜兩可的表情,不僅像「動物畫」,更像一幅「肖像畫」,讓人忍不住猜:牠到底在想什麼?
而這隻蛙後來被收錄進大英博物館,成為全球商品化的圖像——有人叫它 Hoji Frog,也有人暱稱它「不爽蛙」「悲傷蛙」。牠的簡潔線條與曖昧表情,恰好成為現代網路時代的情緒載體,從 T-shirt 到馬克杯,無所不在。
松本奉時留下的不只是畫作,更是一個穿越時空的符號:
他既是 18 世紀大阪藝術圈的重要推手,也意外成為 21 世紀的「迷因創造者」。
🐸 從古代田間的吉兆,到現代社群裡的共鳴符號,這隻蛙活出了超越 200 年的生命力。